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北投區位於臺北市的最北端,源自於境內平埔族「北投社」而得名,明朝天啟六年到崇禎元年(西元1626-1628年),本區沿河平埔族居民已有二、三百戶人家,據丘而居,除了漁獵以外,並以挖掘硫磺為生。清代末期隸芝蘭二堡轄內,日據大正九年(西元1910年),改隸臺北州七星郡北投庄轄域,昭和16年(西元1914年)升格為北投街;民國35年(西元1946年)1月16日設北投鎮,隸七星區,同月27日成立北投鎮公所,民國36年隸淡水區,民國38年(西元1949年)8月26日成立陽明山管理局,北投鎮改隸該局,而行政區仍屬臺北縣(現新北市)。民國57年7月1日改隸臺北市,設置「北投區」。
  北投區自然環境優美,人文景觀特殊,北邊有紗帽山、大屯山、七星山群環抱,南面臨基隆河,造就本區豐富的水資源,又因常年硫磺煙霧繚繞,蘊蓄了滑潤的溫泉水質,因此享有好山好水的盛譽。本區文物史蹟富饒,處處皆有來龍去脈可尋,時時皆有故事可探,自然與人文相輔相成,使得本區各種事業的現在經營與未來願景相得益彰。
  北投地區開墾甚早,地方人文史料豐富,但因年代久遠,恐有疏漏,為使後人能夠瞭解先人奮鬥的事蹟,深感「北投區志」編纂的重要性,因此遴聘溫振華教授所率領之台灣歷史學會研究團隊,完成此一艱鉅的工作,讓「北投區志」能夠得以順利付梓,本人在此深深感謝編纂團隊全體委員、審查委員之用心與努力,也感謝區內各機關、學校、團體及熱心人士提供資料,尚祈區內聖哲先進不吝賜教,以為他日重修之參酌。

區長 李美麗 謹識
2011年9月
  (以上內容摘錄自北投區志卷首)